如果是CLARIION/VNX,thinLUN的performance不如RAID Group-based LUN,主要的overhead都花在CBFS TABLE的查找上了,因为thinLUN是virtual LUN,实现的时候是在RG-based LUN之上构建了一层抽象,在能够访问真正的底层LUN之前,virtual provisioning software必然要将thinLUN对应到底层RG BASED- LUN。
Thin LUN的好处是空间利用率高,展现给主机的是固定的空间,但数据实际占用的物理磁盘空间等于实际写入的数据量。DATA Pool的可以自由扩容,伸缩性强。
性能上,其实Thin LUN不会有折扣,试想你创建的Thin LUN的数据分布Data Pool里的多个Data Device上,每个Data Device后面有数个物理磁盘,并发读写的速度会更快。
关于Thin LUN使用的场合,请弄清楚你的应用是否会在运行过程中有太多裸数据产生,比如Unix上的DD命令。或者文件系统在写入数据的时候很少利用已释放的空闲空间,而是扩展磁盘上新的空间。这样会导致Thin LUN过快的被占满。否则Thin LUN可以使用于大多数场合。
如果是CLARIION/VNX,thinLUN的performance不如RAID Group-based LUN,主要的overhead都花在CBFS TABLE的查找上了,因为thinLUN是virtual LUN,实现的时候是在RG-based LUN之上构建了一层抽象,在能够访问真正的底层LUN之前,virtual provisioning software必然要将thinLUN对应到底层RG BASED- LU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