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介面卡說明
- 主機板上的 M.2 插槽
- 兩種 M.2 SSD 類型 (SATA 和 PCI-E)
- M.2 SSD 之間的效能差異是什麼?
- 如何確認哪個 M.2 支援哪些主要連接器
M.2 平台功能多元,支援各種 M.2 卡。M.2 卡可在 M.2 平台中設定不同的硬體和功能。(例如:為滿足對電腦的個別需求,並為使用者提供多種組態選項。)實體大小是區分介面卡差異最簡單的辨識方式。M.2 標準使用數字命名慣例來識別介面卡的特定屬性和功能。
例如,M.2 卡可能包括:
- Wi-Fi 卡和藍牙卡的組合
- 使用 SATA 匯流排的 SanDisk SSD
- 也使用 PCIe 匯流排的 Intel SSD
- 可使用最多四個 PCIe 通道 (x4) 的 Samsung SSD
數字命名慣例是用來定義介面卡的大小和功能,方法如下:
- 前兩個數字指定寬度 (以公釐為單位)
- 接下來的兩 (或三) 個數字指定長度 (以公釐為單位)
- 最後一個字母是用來指定鍵位、介面和匯流排 (雙插槽卡使用兩個字母)
以下是各種大小的 M.2 卡及其金鑰名稱的一些隨機範例:
在上圖中,前四位數位定義為:
- Wi-Fi 模組 (a) 寬 16 mm,長 30 mm,因此標示為 1630
- SSD (b) 寬 22 mm,長 42 mm,因此標示為 2242
- 兩個較大的 SSD (C 和 D) 寬 22 mm,長 80 mm,因此標示為 2280
此圖表說明鍵位介面,因為這些介面與 M.2 卡的實體大小及其一般用途有關 (
表 1 [僅限英文版]):
表 1:鍵位介面,因為這些與 M.2 卡的實體大小相關。
金鑰 |
可用大小 |
介面 |
一般用途 |
A |
1630、2230、3030 |
PCIE x2/USB 2.0/I2C/DisplayPort (DP) x4 |
WiFi/藍牙/WWAN |
B |
2230、2242、2260、2280、3042、22110 |
PCIe x2/USB 2.0/USB 3.0/音訊/PCM/IUM/SSIC/I2C |
SATA/PCIe x2/SSD |
E |
1630、2230、3030 |
PCIe x2/USB 2.0/I2C/SDIO/UART/PCM |
WiFi/藍牙/WWAN |
M |
2230、2242、2260、2280、22110 |
PCIe x4/SATA |
PCIe x4/SSD |
此圖包含不同大小和系列 M.2 SSD 的代表,以供比較。系列名稱對應於定義 M.2 卡大小的前四位數位:
回到頁首
所有主機板 M.2 插槽的寬度均為 22 mm,甚至支援 30 mm 寬的插卡。
回到頁首
- 使用 SATA 匯流排的 SSD 通常使用 B-key
- 使用 PCIe x2 匯流排的 SSD 可使用 B-key 和 M-key (以提高相容性)
注意:使用 PCIe x4 匯流排 (快速 SSD) 的 SSD 使用 M-key,因為只有它支援 PCIe x4 通道。
Dell 網站的範例:
- 另行購買 M.2 2280 SATA SSD:
- Precision 5510 組態可用的 M.2 NVMe (M-key) 選項:
回到頁首
一般來說:
- 使用 SATA 匯流排的 M.2 SSD 效能與使用 SATA 連接器的 SSD 類似,但較小
- 使用 PCIe 匯流排的 M.2 SSD,比使用 SATA 匯流排的 M.2 SSD 更快
- 使用 PCIe 匯流排的 M.2 M-key SSD 比使用 PCIe 匯流排的 M.2 B-key SSD 更快
摘要:使用 SATA 匯流排的 SSD 會以 SATA 速度執行,無論外型規格為何。PCIe 匯流排比 SATA 匯流排更快,而且 M-key SSD 的速度比 B-key SSD 更快。
注意:所有這些效能指標都與匯流排和匯流排界面有關。仍有其他決定個別 SSD 效能的因素,本文未提及。
回到頁首
- 比較 M.2 卡和主機板規格,以確保參數相符 (以確保主機板支援所需的 M.2 卡功能)。
- 需要考慮的主要參數為:
- 類型 (SATA 或 PCI-e)
- 實體長度
- 型號
- 鍵位介面
回到頁首